INFO-EXPO展擎博覽是一家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市場綜合性服務公司。 我們組成了專業(yè)項目組,將團隊精神、敬業(yè)精神熔鑄到工作中,認真對待每一個客戶,從活動前期策劃、現場管理到后期總結,力求有效、高質量的完成客戶的傳播需求,并努力幫助客戶成為業(yè)內的佼佼者。 目前,已經在美國、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德國、法國、西班牙、俄羅斯、迪拜、阿布扎比、開羅、新加坡、馬來西亞、臺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qū)成功的為世界著名公司提供了展覽EMS專業(yè)服務。
茂大廈、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工程概況:上海中心大廈的占地面積3.04萬平方米,容積率為12.5,項目建成后,總建筑面積將達到55.88萬平方米——遠遠超過毗鄰的環(huán)球金融中心(38萬㎡)。 不過,在總建筑面積中,上海中心大廈的地上建筑面積約為37.97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達到約17.92萬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車庫面積約1萬平方米,2000個停車位)。 另外,上海中心大廈規(guī)劃有5層的裙房,高度約35米。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關部門曾經公布上海中心大廈高度為580米,此次,報告中提及其主樓高127層,結構高度約為565.6米,而建筑高度將達到驚人的632米。 根據規(guī)劃,上海中心大廈的主樓為124層,總高度為632米,結構高度為565.5米(原公布為580米),這兩個高度均超過了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廈將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第一高樓。 上海中心大廈的開發(fā)建設和運營,由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于2008年11月29日進行主樓樁基開工,它將超過20.5米的金茂大廈和492米的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成為中國第一高樓,也將成為完全符合“綠色建筑”標準的摩天大樓。 2010年7月19日,上海黃浦江兩岸風景上海中心大廈項目坐落在小陸家嘴的黃浦江沿岸,地塊的正式名稱是E14單元Z3-1、Z3-2地塊,其東至東泰路、南依銀城南路、北靠花園石橋路,西臨銀城中路,北對金茂大廈,東接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 做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qū)——陸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標志性功能建筑。 根據制定于1993年的《上海陸家嘴中心區(qū)規(guī)劃設計方案》,金茂大廈、環(huán)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陸家嘴Z3-2地塊,將建設3幢超高層的標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 其中,陸家嘴Z3-2地塊是“上海中心”所在地,Z3-2地塊座落在浦東陸家嘴金融中心區(qū)的東泰路、銀城南路和花園石橋路交界處。 地塊北側是金茂大廈,東側是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南側是滔滔黃浦江。 項目所在地塊曾被稱作“小陸家嘴核心區(qū)域最后一塊待建地塊”,被用作陸家嘴高爾夫練習場,目前租期已滿的土地早已被收回,土地收回等準備工作也都完成,只待“上海中心”方案確定、擇日動工的消息。 高達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是首次在軟土地基上建造重達85萬噸的綠色環(huán)保建筑。 大廈旋轉、不對稱的外部立面可使風載降低24%,減少大樓結構的風力負荷;雙層表皮內外立面間的空中中庭形成了獨立的生物氣候區(qū),可以改善大廈內空氣質量,創(chuàng)造宜人的休息環(huán)境;創(chuàng)新的幕墻技術與傳統(tǒng)的直線型建筑相比眩光度降低14%;大廈螺旋頂端可以用來收集雨水,進行回收利用;大廈頂部將安裝風力渦輪發(fā)電機,為建筑提供綠色電能。 上海中心大廈——設計方案篇上海中心項目的規(guī)劃方案投標始于2005年4月,前后歷時三年多,共進行了三輪,十多家國際及國內一流的設計單位參與了這一方案的競標。 2006年上海市政府啟動全球方案征集計劃,當時包括國際著名的美國SOM建筑設計事務所、美國KPF建筑師事務所等都提交了正式的設計方案,國內上?,F代建筑設計集團也組織了集團內部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 此前美國SOM建筑設計事務所在其官方網站公布設計的方案,其建筑被稱為“Shanghai-Center”。 但這一方案在項目正式啟動之后不久就被否定。 2008年4月24日,在上海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中心的最后兩個候選方案曝光——龍型方案和尖頂型方案。 最后中標的龍型方案,來自美國GENSLER事務所,建筑外觀宛如一條盤旋升騰的巨龍,“龍尾”在大廈頂部盤旋上翹,“其優(yōu)勢在于頂端可以借由天線,進一步攀高”;而最后落選的尖頂型方案,來自國際頂尖級建筑大師諾曼福斯特領導的英國福斯特事務所,建筑呈筍型結構,下部寬闊,由三點支撐,到最高處變成一個尖頂,在交錯的鋼筋掩映下,猶如“竹筍”破土。 兩個方案的建筑高度都在580米,分別比金茂大廈和環(huán)球金融中心高出近160米和88米。 而且,在兩個方案中,上海中心與東方明珠、金茂大廈和環(huán)球金融中心一樣,都將設計專門的“上海最高觀光平臺”。 在方案確定前,有關方面曾表示,兩個方案規(guī)劃總體造價相當,但建造起來各有難度,龍型方案的優(yōu)勢在于頂端可以借由天線進一步“長高”。 最終,上海中心確定了“龍型”外觀方案。 上海中心大廈裙樓的入口部分采用親切透明的設計風格,以此來迎八方客。 裙樓本身為購物聚會的理想選擇。 位于大廈前顯著位置的圓形下沉式廣場通向裙房的地下部分,以及去往觀光廳的電梯。 投資方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qū)開發(fā)股份有限公司擬與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fā)總公司、上海建工集團合資組建項目公司開發(fā)Z3-2地塊,分別占股45%、51%和4%,注冊資本54億元。 隨著陸家嘴金融開發(fā)區(qū)的發(fā)展,現在對于金融企業(yè)入住供不應求。 根據整個陸家嘴地區(qū)的規(guī)劃,小陸家嘴地區(qū)是1.7平方公里,總的面積也有所控制。 從黃浦江到上海中心一共是三個層面,靠黃浦江第一層面大致都在100米左右,第二個層面比如說像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包括上海船廠,最高一個層面就是環(huán)球金融、上海中心和金茂。 所以對于整個陸家嘴地區(qū)的建筑容量、高度,也是隨著陸家嘴金融功能的需求發(fā)展來確定的。 上海中心大廈乃城中之城,上下共分為九個區(qū)域,每區(qū)12到15層不等。 每一區(qū)的幕墻間都有大量的公共空間,而每一區(qū)本身也分為不同的功能塊來迎合租客的日常需要。 不同的電梯負責將人送到不同的樓層,地下停車場也和周圍的金茂,環(huán)球金融中心聯通。 規(guī)劃五大業(yè)態(tài)作為一幢綜合性超高層建筑,上海中心大廈以公為主,其他業(yè)態(tài)有會展、酒店、觀光娛樂、商業(yè)等。 大廈分為5大功能區(qū)域,包括大眾商業(yè)娛樂區(qū)域,低、中、高、公區(qū)域,企業(yè)會館區(qū)域,精品酒店區(qū)域和頂部功能體驗空間。 其中“世界之巔”即是功能體驗區(qū),有城市展示觀看臺,娛樂,VIP小型酒吧、餐飲、觀光會晤等功能。 另外,在本項目的裙房中還設有容納1200人的多功能活動中心。 此外,機動車停車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輛。 2008年8月31日,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宣布對外開放位于94層、97層和100層的三個觀光廳,其中,其中位于474米高的100層觀光廳是一條長達55米的懸空觀光長廊,“是目前世界上人可到達的最高的觀光設施。 ”然而,環(huán)球金融中心宣稱的這個“最高”記錄,將在上海中心大廈建成之后,隨著后者“頂層功能體驗區(qū)”的開放而被打破——不過到時,真正的“世界之巔”也不一定能屬于上海中心大廈。 上海中心大廈——設計方案篇(外層幕墻)上海中心大廈外層幕墻逐層收窄,賦予了大樓優(yōu)雅的錐度造型。 而幕墻上的一條V型溝槽則是用來突出大樓的螺旋造型。 14萬平方米柔性幕墻,共19317塊,要求能夠抵御13級臺風,難度系數在幕墻界堪稱世界之最。 外幕墻玻璃設置了重重防護。 第一道防護是使用自爆率接近于零的超白玻璃,第二道防護是在玻璃中加杜邦SGP結構性膠,這種膠承載力更大、耐久性更強,即使玻璃在劇烈的錘擊試驗下慢慢破裂,所有碎片也能牢牢附著在膠片上。 位于大樓頂部整合在幕墻中的風力發(fā)電機組可降低大樓能耗,同時漏斗形的護墻能將雨水收集入蓄水池中,處理后作為大廈中水使用。 中水年利用量達23.5噸,雨水年利用量約2萬立方米。 從左至右:迪拜哈利法塔(BurjKhalifaTower),設計高度828米(162層);莫斯科(RussiaTower)俄羅斯大廈,設計高度612米(118層);韓國仁川雙子塔(IncheonTowers),設計高度613米(151層);美國芝加哥螺旋塔(ChicagoSpire),設計高度609米(150層)。 盤點世界上已經建成最高商業(yè)大樓目前,世界上已經建成最高的商業(yè)大樓,應該是阿聯酋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KhalifaTower)原名迪拜塔(BurjDu)。 哈利法塔由迪拜地產巨頭艾馬爾地產公司(EmaarProperties)開發(fā),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 美國SOM、比利時Besix、韓國三星組成的建筑聯合體負責實施,美國著名建筑設計師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Smith)負責設計方案(他也是上海金茂大廈的設計者)。 2004年9月21日正式開工。 精彩穿插——阿聯酋迪拜的哈利法塔(結構分析篇)該樓采用多管塔狀結構,基座形似花瓣,主樓為Y型結構,外形富于太空時代風格。 建造這座巨型建筑共使用33萬立方米混凝土、6.2萬噸鋼筋及14.2萬平方米玻璃。 大廈內設有56部高速升降電梯,速度最高達每秒17.4米,由地面直達162樓頂層,只需2分鐘。 另外還有雙層的觀光升降機,每次最多可載42人。 為了修建哈利法塔,共調用了大約4000名工人和100臺起重機。 2009年1月17日,哈利法塔高度達到了最終的828米,是人類歷史上首個高度超過800米的建筑物,入選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最高建筑物。 此前世界最高建筑物,是553.3米高的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建成于1973年。 2010年1月4日晚,迪拜酋長謝赫穆罕黙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揭開被稱為“世界第一高樓”的“迪拜塔”紀念碑上的帷幕,宣告這座著名建筑正式落成,并將其更名為“哈利法塔”。 哈利法塔地上為162層,樓板面積達34.4萬平方米。 39層以下為喬治·阿瑪尼設計的豪華酒店,43至108樓有高達700間豪華公寓供出售,76樓還有一座游泳池,111層至154層為公室和會議室,124樓為觀景平臺(約442米),156層以上的樓頂塔尖內包含通訊廣播設施。 哈利法塔內部設計了4個避難所,每30層一個,用于對付火災和恐怖襲擊等緊急情況。 近年來,眾多“在建”的超高層大樓正在迅速突破人類的超高層建筑極限。 高度609米的芝加哥“螺旋塔”,2007年6月開建,原定于2011年底完工,但是由于金融危機為退后。 螺旋塔建成后將取代澳大利亞墨爾本的Q1大廈(323米),成為世界最高的住宅大樓。 韓國準備投資30億美元,建造613米高的松島仁川雙塔,作為新松島市的城市開發(fā)區(qū)中心。 2007年9月,612米高的俄羅斯大廈破土動工,它是莫斯科國際商業(yè)中心的關鍵建筑,由福斯特事務所設計。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該大樓宣布停工,預計要到2016年才能建成。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全球有4個號稱高于千米的“待建大樓”(計劃),全部位于中東:科威特早在2005年,策劃建一座1001米高的“絲綢城”;巴林也于2006年提出要建1022米高的“穆爾詹塔”;2007年3月,迪拜房地產公司“納克希爾”宣布,計劃在迪拜建一座高達1200米的“Al-Burj塔”;2008年2月,有媒體披露,沙特親王阿勒瓦利德掌控的帝國控股公司,計劃投資建設高達1600米的“英里塔”(MileHighTower),預計投資百億美元——“英里塔”一旦建成,將比“哈利法塔”高出近800米。 雖然,這些千米大廈都還停留在圖紙階段,質疑它們的可行性,包括抵御風力、高層電梯運載等技術難題的大有人在,但爭當“世界第一”的難度可想而知。 上海中心大廈正在建設中,其632米的高度已無望世界第一,但是建成之后,其高度毋庸置疑將成為中國第一高樓,排名世界前三名之內。 它將與金茂大廈、環(huán)球金融中心等組成上海超高層建筑群的“金三角”。 上海中心大廈施工紀實篇——世界上1000幢最高建筑物大部分在中國說起世界上高樓林立的國家,你最先想到的是哪個,是美國還是歐洲國家?或許你不知道,其實很多世界頂尖級的高樓就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世界1000幢最高建筑物中的多數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的高層建筑數量都超過了美國紐約。 僅上海18層以上的高層建筑就超過4000幢,在2010年前還要再新建1000幢以上,而紐約的高層建筑不過才1000多幢,上海的高層建筑數量不但超過了紐約,甚至比美國東海岸的高層建筑總和還要多。 在中國這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大量修建高層建筑,可以有效解決建筑用地與農業(yè)用地之間的矛盾。 對于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消耗有重要意義。 上海中心大廈大事記2008年11月29日,上海中心大廈基礎工程動工。 2010年3月28日,上海中心大廈經過連續(xù)60多個小時的作業(yè),28日晚順利完成6.1萬立方米的大底板混凝土澆筑工作2010年9月18日,上海中心大廈正式開工。 2010年9月28日,上海中心主樓完成地下結構建設,躍出地面2層,從0米向632米攀升,據悉,年內上海中心將完成地上10層的建設2010年12月20日,錦江酒店將與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fā)展有限公司以各持股50%模式合資建設上海中心J酒店,預計會在2014年年底或2015年初開業(yè)2011年6月20日,上海中心主樓突破百米2011年12月6日,上海中心主樓突破兩百米2012年5月16日,上海中心主樓突破三百米2012年7月31日,第一塊幕墻安裝